韩水:优化电源结构,迎接未来挑战
发布时间:2019/8/23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
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总工程师 韩水
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实现宏伟目标,电力面临挑战
电能是能源最主要的清洁利用方式,电气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电气化要先行。随着我国电气化和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全社会用电量将较快增长。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高效用电设备较快普及,用电量持续增长,工业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电器产品逐渐普及,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一直稳定增长,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将有较大提高。由于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快速提升,农用电器和家用电器普及率增加,用电量迅猛增长,农业电气化水平将有显著提高;此外,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电气化水平也明显提高,用电量大幅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我国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2015年的21%,提高到29%;年人均用电量为7000千瓦时,年人均生活用电量1800千瓦时,人均装机容量2000瓦。届时,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5万亿千瓦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我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降低40%~45%, 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降低60%~65%。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为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对二氧化碳排放和非化石能源发电做出了更加明确,更为严格的要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给电力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电源结构
面对未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安全新战略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解决电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优化供给侧电源结构,努力构建清洁、高效、灵活的发电体系,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积极发展水电。我国是世界上水电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水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年理论发电量6.08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为5.42 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量为4.02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均名列世界第一。到202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预计达到3.34亿千瓦,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一定的空间,应进一步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随着水电开发向上游和国际河流发展,电站本体开发难度及成本大幅增加,同时,淹没移民、大坝安全、生态环保、国际政治等外部环境仍然复杂敏感。此外,应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到2020年,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占比达2%,到2035年,应继续提高抽水蓄能装机比重,满足电网运行需要。
安全发展核电。核电是非化石能源发电的主力,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是优化电源结构的主攻方向。首先,要积极发展沿海核电,经过安全复核的沿海核电厂址总规模,可满足1.3亿千瓦的核电建设需要。随着技术进步,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在用电负荷大、环保要求高的地区,可尝试发展内陆核电。到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占比达2.9%,到2035年,核电装机规模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以确保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20%。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我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出台鼓励新能源发展的各项措施,促进了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跨越式迅猛发展。新能源发电是未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主体,也是未来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新能源发电效率不断提高,建设成本将大幅下降,即使取消补贴也可以实现比大多数化石能源电厂更低的运营成本,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发电主力军。为了顺应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自“十三五”开始,我国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灵活的电力系统,努力提高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同时,加大智能电网、微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占比,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接网消纳。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3.5亿千瓦,占比达17.5%,到203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水电成为第二、第三发电主体。
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发电具有高效、清洁的优势,但我国天然气价格过高和资源量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先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采暖热负荷、工业热负荷和电负荷中心,根据天然气供应和社会发展情况,规划建设天然气发电项目。在电网调峰需求较大地区,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随着技术进步,我国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和煤制气技术以及重型燃机重大装备技术将会有较大突破;随着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天然气价格也会逐步下降,我国将迎来天然气发电的迅猛发展。
清洁、高效发展煤电。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地位,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以煤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还远没有结束它们的生命周期,作为煤炭的二次能源煤电应该在能源转型升级中快速转变,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煤电应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主要目标,依靠科技创新,燃煤机组通过提高蒸汽参数、优化系统设计,提升发电效率,积极推动国家示范工程建设,率先实现煤电机组发电效率超过50%,筑牢我国煤炭发电技术世界领先地位。继续实施煤电机组综合技能改造,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燃煤消耗,使在役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以煤的低碳发电技术为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大型煤气化发电技术、煤的清洁燃烧技术、煤基CO2减排技术等研发新型煤基发电模式,使煤炭发电更加清洁、高效。煤电是能源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优化电源结构的关键,清洁、高效、灵活是煤电未来发展的核心,因此,煤电发展应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清洁能源发电腾出空间。到2020年,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55%,到2035年,煤电装机比重将降至45%左右。
电源结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确定电力发展目标之后,结合一次能源规划、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统筹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模拟优化计算、多方案比较论证。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