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四川开出九大“药方”
发布时间:2020/7/2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十三五”以来,四川按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积极探索符合四川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低碳转型和碳达峰路径,深入实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持续稳定下降,提前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十三五”目标。
着力抓好统筹协同,气候治理大格局初步形成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职责平稳有序划转,生态环境厅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探索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协同增效。调整优化全省和市(州)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应对气候变化职责分工,常态化召开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会,实现跨部门应对气候变化会商调度。突出低碳引领,构建起以《四川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为核心的规划政策体系,推动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相关规划政策文件。突出目标导向,将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省政府目标绩效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分解下达到重点行业和各地区,探索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办法(修订)》,制定工业、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强度表征指标及核算方法,按年度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
着力深化能源革命,清洁能源示范省基本建成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建设凉山州风电基地,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发电量占全省总电力装机和发电量80%以上。稳定向中东部地区输出低碳能源,自1998年以来累计外送水电超过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可减少电煤消耗约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亿吨。实施清洁替代、电力替代工程,执行丰水期居民电价优惠,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37%,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超过一半,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全民节能行动,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和工业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启动区域用能权交易试点,开展工业节能诊断和监察执法,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
着力壮大低碳经济,产业低碳化水平持续提升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减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增强自然空间碳汇,以川滇、秦巴、大小凉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年均营林造林10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约40%,森林蓄积约19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约86%,林草资源质量和功能效益稳步提升。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绿色产业,2019年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增长9.6%,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137家、绿色园区17家、绿色设计产品18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发展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四大支柱型服务业,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增加值占比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52%。加强农村沼气、城市废弃物沼气、煤矿瓦斯回收利用,加强天然气(页岩气)开采过程甲烷管控,控制氢氟碳化物排放,促进电网行业六氟化硫回收利用。
着力推动城市转型,绿色低碳生活圈系统构建
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4亿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40%,率先在成都、绵阳、德阳等9个城市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推动50栋试点建筑接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太阳能光热、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持续下降。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连续七年新增公交车1000辆以上,在营公交车达3.4万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连续四年每年至少新开2条线,在营里程突破300公里,年客运量居全国第五;规范发展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超200万人次,日均骑行总里程超360万公里,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
持续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改造和运营,建设长江上游(四川)航运中心,引导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公铁、公水等联运方式转变。加快高污染、高耗能营运车船淘汰,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公交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超过50%。泸州港、宜宾港、南充港15个泊位建成岸电设施15套,长江干线五大类港口岸电配备率达100%。
成都市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制度能力六大体系,启动“碳惠天府”机制建设。广元市推动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深度融合,实施“低碳+”战略。遂宁市建设锂电新材料产业园,雅安市培育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乐山市打造“中国绿色硅谷”。
着力提升科学认知,城乡气候韧性稳步提升
推进高原地区以冰冻圈和高原生态系统为特色的国家气候监测网布局建设,开展多领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分析评估研究。启动川西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调查,开展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加强洪涝、干旱、草原森林火灾和生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针对居民集中区和水库、公路、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深化广元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排水防涝管网,排查消除城市易涝点。采取削减水电外送、工业负荷错避峰等措施应对夏季最大用电负荷,缓解高峰供电压力。推广使用优质、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实施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做好老人、儿童季节性流感防范和露天工作人员避暑。
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低碳产业生态圈加快成型
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建设“能源储备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建川锅锅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实施低浓度尾气二氧化碳等直接矿化磷石膏联产硫酸铵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开展森林碳汇产业扶贫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推进基于相变聚能的高效换热器研发等科技创新示范。出台《四川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及《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2019—2022)》,开展节能领跑绿色产品全川行活动,举办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暨中国(成都)国际绿色产业博览会、中国(四川)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高效燃煤锅炉、工业余热回收锅炉等优势特色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市场化驱动机制更加健全
推进西部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加强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印发《四川省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四川省农村能源碳交易项目开发管理办法》。广泛开展碳市场能力建设,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累计培训超过1万人次。推动250余家重点企业编制碳排放监测计划,有序开展2010—2019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70多家企业披露温室气体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开市以来,累计成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突破1400万吨,居全国第五。推进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加快开发21个林业碳汇项目。推进低碳产品和碳足迹认证,创新开展出口产品低碳认证,全省低碳认证证书累计突破50张,成都认证成效居全国前列。
着力促进公众参与,全社会低碳意识不断增强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普及,连续七年编制《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编制《第二次西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涌现“四川气候秀”“碳惠天府”等气候变化科普平台。通过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和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节能低碳宣传活动。举办省直机关生态文明建设形势报告会,编印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手册,摄制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片,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气候变化风险及其应对成效,讲好低碳中国“天府故事”。探索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蓉e行”低碳出行平台累计引导16.8万人次自愿停驶私家车38.2万天,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推广实施大型活动碳中和,建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碳中和林,在线完成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等20多场会议和青城山、都江堰2个景区碳中和,注销四川农村沼气类(CCER)超过1700多吨。
着力开展能力建设,体系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强化专业技术支撑,机构改革后设立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培育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和专家队伍。常态化开展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全面启动市(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探索创新气候投融资模式,开展省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建设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上线绿色金融超市“绿蓉融”,设立大熊猫碳汇基金,2017年发行首支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2018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成功注册70亿元绿色中期票据,首单绿色债券融资工具落地。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中美“2+2”清洁能源论坛、第三届低碳·智慧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中国城市碳排放达峰和低碳发展研讨会、四川省林业碳汇国际研讨会在川顺利举办,参加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论坛、地方及区域领导人气候峰会、2018全球气候行动峰会、第二届城市低碳发展国际论坛。实施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推进“中国-瑞士低碳城市”成都项目,基本完成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建设任务。深化校省合作,成立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