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节能低碳产业网

  收藏官网

北京市发改委: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 带动形成绿色供应链

发布时间:2020/6/10    来源: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明确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也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具体技术领域提出的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相关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北京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绿色产业竞争力,我们结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未来绿色发展工作需要,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明确到2022年,基本建成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本市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以上工作目标,《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内容:


一、什么是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技术。总体上看,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渐进性、跨界性和外部性特点:渐进性是指绿色技术大多是对现有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生活设施的绿色化改造,以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为主要特征,颠覆产业体系的突变性创新较少。跨界性是指绿色技术创新需与其他生产工艺或技术紧密结合,创新多为跨学科交叉产生,比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膜处理技术,就来源于材料技术和环境技术的跨界融合。外部性是指绿色技术的产出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更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必须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更有动力和活力进行绿色技术研发、扩散和应用。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及中介组织作用,更好发挥系统协调、政策引导、标准约束、公共研发等服务功能,提供良好创新环境。


二、北京现状怎么样?


近年来,本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相关工作在全国处于前列。具体看,本市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有一些自身特色:


一是本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整体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23吨标准煤,优质能源比重达到97%以上,能源利用效率居省级地区首位。2019年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降低超过50%。


二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动机制,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了新增产业的禁限目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保障举措,制定实施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等70余项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国内最为严格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三是绿色创新领域资源优势明显,其中绿色技术相关领域有重点实验室115家、工程技术中心51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本市在沪深A股、香港和其他全球市场上市的绿色技术企业数量较多,达到130余家。


四是涌现出一批先进技术,一批成功的城市污染治理案例为行业发展树立典范,北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全球最佳实践案例,可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可借鉴经验。


五是辐射效应明显,形成了京内创新、京外应用为主要特征的转化模式,据估算,本市70% 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京外实施。


三、北京重点发展什么?


在国家确定的6个绿色技术主要领域基础上,结合本市技术创新基础,我们进一步细化明确北京市将重点发展8个重点领域和若干优势环节的绿色技术,具体包括大气污染防控、节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节能与环境服务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污染场地与土壤修复、现代化能源利用、绿色智能交通和生态农林业。


在大气污染防控领域围绕PM2.5与O3污染治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以控制VOCs和NOx等主要前体物为重点,加强餐饮油烟、汽修、加油站、干洗等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研发。


在节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围绕节水关键技术、生态处理技术、水处理先进工艺设备及成套装备、高端水质分析仪器设备、智慧水务、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及小型集成装备等方面推动技术集成与创新,促进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节能与环境服务业领域重点支持城市能源系统、区域能源系统、清洁采暖技术创新,鼓励集成清洁原料、清洁能源、清洁工艺和装备、清洁过程控制等创新。


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领域重点鼓励研发各类固体废物协同处理处置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和装备小型化技术,加大可循环、可降解塑料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替代材料和产品的性能。


污染场地与土壤修复领域重点支持研发高效修复材料、修复工艺、修复装备,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协同创新。


现代化能源利用领域重点推动先进燃料电池、先进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先进容量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实现创新突破。


绿色智能交通领域重点支持智能交通、共享交通、慢行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创新技术体系。


生态农林业领域重点鼓励生态农业、现代种业领域综合配套技术系统集成创新。


四、在哪里布局?


结合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在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平谷区,打造5个创新集群高地。中关村主要充分发挥绿色前沿技术创新高地引领功能,聚焦一批绿色技术创新链条,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推出一批协同研发平台,在大气、水、土壤、固废、高效节能、新能源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集成突破。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绿色技术产业集聚高地,加快布局先进的绿色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探索建立“无废城市”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怀柔科学城围绕前瞻布局绿色科技原始创新,在环境、气候、能源、材料、信息等交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原创科研成果。未来科学城努力建设现代能源技术创新高地,支持不同创新主体间开展联合攻关,在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先进储能、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成果。平谷区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生态农业,集聚高端创新资源,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五、在哪里示范?


在冬奥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回天”地区,建设4个综合应用示范区,以及在部分循环经济和污水资源化园区、厂区建设一批专业技术示范基地。


在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实施绿色场馆、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等节能低碳措施,全面推进场馆绿色建筑标准认证。


在城市副中心绿色城镇化示范区,推进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园林绿化和水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城市资源、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标准”绿色低碳机场示范区,主要广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提升机场建设运营整体绿色化水平。


在“回天”绿色示范社区,围绕居民生活社区特点,在公共设施、智慧停车、家庭节能节水器具、垃圾分类等重点领域,加强绿色技术与产品的示范应用,促进公众参与。建设专业技术示范基地,在鲁家山循环经济园、北神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槐房污水再生厂等专业园区,示范应用一批先进技术。试点建设若干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示范项目。创建企业绿色低碳示范厂区。




六、有哪些实招?


围绕本市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仍面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产学研金介联系薄弱、创新服务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将优化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


在提升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实施绿色发展规划,带动形成绿色供应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财政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强化对企业创新支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由企业参与承担比例为60%。


在促进“产学研金介”联动方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及研究机构。鼓励建立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及参与示范工程建设。培育由龙头企业引导,按照市场化、项目化机制组织运作的新型专业孵化器。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科技服务机构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服务。设立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


在完善创新环境方面,强化标准引领,制修订一批能耗限额、污染物排放等地方和团体标准。加强重点绿色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专利池建设。完善首台(套)政策,加强绿色采购政策落实。加强绿色技术推介,支持本市绿色技术企业在津冀、“2+26”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区域开展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服务包制度,“一企一策”助力绿色企业更好发展。强化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开放绿色技术领域相关的城市运行基础数据、环境监测数据。


七、近期做什么?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全新任务,需要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推进2.0、3.0版本的政策方案。2020年作为《实施方案》实施的起步之年,计划重点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基础工作机制,研究完善绿色技术领域统计方法,开展行业发展状况第三方评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细分专业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决策科学水平。二是深化细化5个创新高地和4个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三是力争在绿色技术创新企业认证、个性化服务机制、区域合作等领域取得突破。



(0)



产业动态政策法规碳中和碳汇交易技术平台研发顿悟联盟介绍联盟成员加入联盟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www.tanhuichanye.com 节能低碳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节能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协办:祥和节能集团
电话:028-85177430  免费咨询热线:400-028-3855
蜀ICP备10030417号-4